文 | 《财经》记者 杨秀红
编辑 | 陆玲
京东系上市公司再添新成员。
5月28日,继京东集团(Nasdaq:JD, 09618.HK)、京东健康(06618.HK)、达达集团(Nasdaq:DADA)之后,京东系第四家公司京东物流(02618.HK)正式上市。
此次京东物流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40.36港元/股,上市首日开盘上涨14.1%。当日其股价震荡走低,截至收盘,京东物流上涨3.32%,总市值为2540亿港元,约折合2083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与当日顺丰控股(002352.SZ)3183亿元的总市值相比,尚有上千亿元的差距。
与上市首日遇冷不同,在打新阶段,京东物流获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其打新人数超过137万人,远超此前热门股京东健康和农夫山泉(09633.HK)。
《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京东物流上市首日的表现不及预期。与此同时,由于打新人数较多、中签率较低,部分通过融资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出现浮亏。
京东物流脱胎于京东集团,其最早为京东集团于2007年成立的内部物流部门,后被京东集团分拆出去。自成立以来,京东物流连续亏损十余年,何时能扭亏为盈仍是未知数。
“物流行业是一个市场规模庞大、营收规模高,但利润率比较低的行业,目前行业龙头顺丰控股的净利率也仅为5%左右。”老虎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未来的物流企业,应该不会只做供应链物流,它们可能会向其他方面拓展,然后把手里的资产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从而实现规?;暮炖?。”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战略运营业务负责人宋旭军对《财经》记者表示,京东物流自身具备不少优势,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京东物流当前上千亿元的估值是否合理也引发市场关注。有部分机构认为,目前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的市销率接近,目前估值合理。但安信国际则认为,与顺丰控股和国际上主要的物流快递公司对比,京东物流IPO的估值明显偏高。
开盘上涨14%,仍有投资者浮亏
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14.1%,开盘价为46.05港元/股。但开盘后其股价震荡回落,涨幅最低收窄至2%左右,截至收盘,京东物流上市首日上涨3.32%。
“早就在期待京东物流的打新了,希望能从中小赚一笔。”一位投资者对《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京东物流上市首日的表现则令一些投资者失望。同时,这与其此前的暗盘交易价格也有一定差距。
根据富途证券统计,上市之前,京东物流暗盘开报50港元/股,最终收报52.35港元/股,较招股价涨29.71%,每手可赚1199港元。
“有时候交易者的交投在暗盘交易时比较活跃,可能会导致股价有波动,这和公司的基本面没有特别关系,因此,最终可能就会出现暗盘价格和大盘表现有所差异的情况。”富途证券相关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京东物流上市首日开盘涨幅仅14%,低于市场预期,考虑到一手中签率8%,部分打新投资者在扣除融资费用后出现浮亏。”老虎证券的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
其进一步分析了京东物流上市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是打新人数较多,造成中签率下滑;二是京东物流发行估值与顺丰控股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不过,其同时表示,在当下IPO环境较为低迷的境况下,京东物流首日表现尚可。
与上市首日遇冷不同,作为京东系第四家上市公司,京东物流在打新阶段,则获得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青睐。
根据京东物流5月27日发布的认购结果统计,其香港IPO发售价为40.36港元/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预计约为241.13亿港元。同时,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香港发售股份获得“极大幅”超额认购,认购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约715.61倍,冻资额超过5551亿港元(约715亿美元)。
由于获得超额认购,京东物流将分配给香港散户投资者的股票数量从最初的1830万股提高到5480万股,分配给机构投资者的股票数量从最初的5.909亿股减少至5.543亿股。
另据富途数据统计,截至5月21日10:30,于富途最终认购京东物流的人数达到153662人,认购金额接近386亿港元,成为富途新股认购金额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快手IPO。
“京东物流是近期资产质量较好的打新标的。”老虎证券前述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由于京东健康上市时给资本市场留下充足的空间,上市首日即上涨56%,短短几日便较IPO价格翻倍,因此,本次京东物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打新人数超过137万人,远超此前热门股京东健康和农夫山泉。”
京东物流获得约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基石投资,投资方包括软银、淡马锡、Tiger Global、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及中国诚通投资、黑石、Matthews Funds和Oaktree。
除上述七大知名投资机构外,京东物流还获华尔街女股神“木头姐”的青睐。据ARK官网文件,“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太空科技主题ETFARKX已于5月24日以约1.5亿港元建仓京东物流,合计持股380万股。
连亏十余年,未来仍面临多重挑战
对于这家市值超千亿物流巨头的上市,市场上出现较多争议。部分机构看好其未来前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机构认为京东物流短期内仍难盈利,估值偏高。
资料显示,京东物流最早是京东集团于2007年成立的内部物流部门。京东集团于2017年4月宣布成立京东物流集团,从而将过去十余年积累的基础设施、管理经验、专业技术向社会全面开放。
目前,其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是一家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
从营业收入来看,京东物流近年来的收入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2018年-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和734亿元,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31.6%,2020年同比增长47.2%,2018年-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65%。2021年一季度,京东物流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1%。
不过,京东物流自诞生之初就备受争议。早在2007年刘强东构建京东自己的物流产业链时,就曾遭到了高管和投资人的一致反对。曾有业内人士评价,京东集团可能会被京东物流的重资产模式拖累。
在过去的14年中,由于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自建物流供应链令京东物流陷入持续亏损中。
早在2019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在内部邮件中透露,“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亿元,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如果扣除内部结算,京东物流2018年亏损总额超过28亿元。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
而根据京东物流的招股书,2018年-2020年,京东物流仍处于持续亏损中,其亏损金额约为28亿元、22亿元及40亿元。
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京东物流14年间的总亏损额达到300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刘强东曾在上述内部信中强调,“核心原因就是外部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
因此,2017年京东物流开始对外开放,向外部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从2018年到2020年,京东物流来自京东集团及关联方的收入占比从70.9%下降到53.9%,来自其他方的收入从29.1%上升至46.1%。
“京东物流来自其他方的收入比例还不够高。”宋旭军对《财经》记者表示:“未来面对‘三通一达’等传统快递公司的竞争,京东物流还需继续扩大其社会物流的规模。目前‘三通一达’中领先企业快递市场份额按件量计算在15%-20%之间,京东物流在社会物流的市占率约为5%。”
因此,宋旭军预计,京东物流还会提高在社会物流中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通过规模扩大以实现规模效应。
“相对其他物流公司,京东物流存在一定的优势。如京东物流仓配一体的运营模式,同时,在时效性和服务质量上,京东物流在业内也有良好的口碑。”宋旭军称,这些优势有望成为京东物流和其他物流公司竞争的优势所在。
在其看来,京东物流未来仍面临两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是如何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以现在的模式如何和加盟制的快递进行竞争,毕竟目前京东物流的成本较高。
第二大挑战则来自于其未来要做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这个模式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式,但是由于其服务的行业多种多样,服务要求差异较大,在未来向不同行业渗透时,需要对行业和企业个性化的需求有极其深入的理解,这将带来很大的挑战。
随着京东物流以上千亿市值亮相资本市场,其估值是否合理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在这一问题上,机构们的观点出现较大争议。
“按照2021年京东物流营收预测,当下的PS估值约1.9倍,参照顺丰控股近3年平均2.1倍PS估值,京东物流当下估值合理。”老虎证券前述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同时,还有多家机构与其持有类似观点。
不过,安信国际则认为,京东物流目前估值偏高。其认为,以京东物流2020年733.7亿元收入计算,折合883.3亿港币,对应PS估值倍数为2.71倍-2.99倍。而相应的可比公司顺丰控股PS为1.76倍,FedEx是1.34倍,UPS是2.33倍。根据wind数据,全球市值最大的前十家物流快递公司PS估值中位数为1.29倍??杉?,京东物流IPO的估值明显偏高。即使考虑到当前京东物流的收入增长较快,以及京东物流的品牌溢价,本次IPO在估值上仍没有吸引力。
从中长期来看,银河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王靖添认为,快递市场新竞争格局下,“综合物流+品质物流”是发展目标,看好顺丰控股、京东物流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安信国际则认为,由于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格局未定,预计在中短期内京东物流仍将放弃短期盈利,持续扩大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